close
▲「老梅石槽」又稱為「綠石槽海岸」
像是鋪上翠綠色地毯的星光大道
▲老梅綠石槽通常在4~5月才會出現
特別以4月清明期間最美
「綠石槽」在地理名詞中,應該稱為「潮溝」或「海蝕溝」,
「老梅石槽」為數萬年前大屯火山爆發所遺留在海岸邊的火山礁岩,
在千萬年海浪長期沖刷下,而逐漸形成的
▼拍照要小心
溝槽間會噴出海水哦!
▼令人驚嘆不已的海邊奇景
▼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
較堅硬的部份留下而形成溝槽
簡單的說「綠石槽」是由潮溝/海蝕溝和石蓴海藻二者所擦出的美麗火花
▼在冬天東北季風盛行時
海浪滋潤了石槽的岩面
等到四月份東北季風漸歇後
石槽就會長滿一大片綠色的海藻「石蓴」
▼老梅海岸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岩岸地質景觀
▲是全臺少見的特殊景觀也是台灣唯一的綠石槽海岸
▼海藻就在夏天熾熱陽光的曝曬下而慢慢消失
海藻孢子仍隱藏在石縫中
等到明年再來分工合作鋪上翠綠地毯
▲這裡也可以欣賞到海邊常出現的天人菊哦!
前往拍照前記得先上
氣象局網站http://www.cwb.gov.tw/V7/forecast/fishery/tide_1.htm
因海水漲潮淹沒石槽時,就看不到美麗的綠色星光大道了哦!
【特別呼籲】
絕對不要踩在綠石槽的上面
請不要破壞它
一起來保護這片美麗特殊的海邊奇景
老梅綠石槽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